文档汇总(GitHub Repo):https://github.com/pengsida/learning_research

用literature tree(novelty tree和challenge-insight tree)锻炼和积累想idea的能力。

特别需要注意的点:不要形成依赖导师的心理,要锻炼自己独立自主做科研的习惯和能力。(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比发论文本身还重要。而且其实自己要有这个能力才能大概率做出论文,不然这个project基本完蛋)

<aside> 💡 事实上,导师难以有时间去设计Project的技术细节,学生需要认识到得靠自己想解法才有出路。

如果学生依赖导师去想详细的解法,那这个project基本完蛋。因为导师没法每天花一半的时间以上去想解法,只能给出一些intuitive的非常粗糙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只能学生自己去提出或完善得到一个完整的解法。

</aside>

实验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的经验,有两点,做project的时候: (1) 遇到问题时,先问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的解法,接下来做什么),耐心听完学生的想法。 (2) 不要让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指挥学生做啥做啥,不指定让学生做很具体的算法上的事情,只是给出一些可选的建议)。

<aside> 💡 在一个research project中,实验室一般在两个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1) 想重要的novel task,帮助寻找重要的科研问题。(2) Review论文,**建议一些有趣的实验、applications和demo,追求挑出论文中所有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在构建解决问题的解法方面,实验室一般有三点贡献: ****

  1. 防止学生的思路陷入local minima,鼓励和启发学生思维发散一些,列出更多的候选解法。
  2. 学生提出的解法存在technical flaw,或者需要很多handcrafted tricks以至于适用性太窄。实验室一般会指出相应的问题,并给出其他可能的粗糙的解法,让学生去完善。
  3. 帮学生改进其提出的解法,让解法更漂亮。

</aside>

一般情况下,导师和学生在一个Research Project中的分工:

Research Project包含的事项
1. 想重要的task 学生 导师在这一部分的贡献很大。实验室追求给学生构建一个长远的重要的科研目标。
2. 想需要解决的technical challenge/failure case 学生 导师
3. 想解决问题的解法 学生
4. 梳理清楚解法的逻辑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5. 判断解法的正确性和新颖性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6. 设计简单实验快速验证解法的正确性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7. 改进解法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8. 畅想更多的候选解法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9. 做实验把解法调work 学生
10. 想下一步做什么 学生
11. 梳理清楚下一步做什么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12. 根据论文的截止日期设置自己论文重要的几个截止时间(对比实验、ablation study、introduction写作、method写作、abstract写作、experiment写作、related work写作)。一般情况下,至少要在截稿时间一个月前就开始写论文。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
13. 写论文 学生
14. Review论文 (列出缺少的实验和存在的写作问题) 学生 导师在这一部分的贡献很大。实验室会建议一些有趣的实验、applications和demo,追求挑出所有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15. 改论文 学生(主导) 导师(辅助)